泰山县有一富家少年姓苏名庭,自幼痴爱兰花,人称“兰痴”。年龄稍大以后,因所交结的都是些行为不轨的人,便迷上了*博。开始还偷偷摸摸、小打小闹,后来*瘾越来越大,竟发展到偷骗家中钱物,*注也越下越多。纸里包不住火,苏父得知儿子的劣行后,一怒之下,命人将他绑上,亲自操起大板,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并警告他,如若再犯,定将他撵出家门,断绝父子关系。
别看苏庭外表长着一副文弱书生样,骨子里却十分倔强、刚烈。加上自小娇生惯养,从未受过半点委屈,这次遭到*打,非但没有悔改之意,反而更加执迷不悟了。不久,苏父外出做生意,苏庭少了管束,又与昔日的*友厮混在了一起。
一日傍晚,苏庭赢了钱兴冲冲地回来,在街上看见一位农夫的柴车上插着一株开始枯萎的兰草,十分可惜,忙上前询问兰草咋卖?农夫站了大半天,还未卖出一捆柴,心里正窝着一肚子火,这会儿见苏庭不问柴价,反问他砍柴时无意带上的一株兰草,以为苏庭故意消遣他,遂没好气地回道:“十两纹银。”岂料苏庭刚好赢了十两银子,闻听农夫开价,二话不说,付了银子拿起兰草就走,倒让农夫又是惊愕又是好笑。
苏庭将兰草带回家,日夜精心护养,兰草不但被他救活,花期一到,还开出了谁也不曾见过的精妙无比、奇异无比的花朵。中间是朵白中带*、形如月盘的硕大的花王,周围环绕着八朵小花,极其精致,且远远望去好似闪着蓝莹莹的光芒。开花时满室异香,非兰非桂,所见之人无不称奇。
苏庭更是爱若珍宝,还为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捧月兰”,自此不肯轻易示人。
数月后,苏父外出归来,得知儿子*瘾再犯,勃然大怒,不顾妻女苦苦求情,执意将儿子逐出家门。说也奇怪,在苏庭离家的当天,“捧月兰”也随之不见了。
苏庭借宿在好友兼未来的妹夫穆春彦家,索性每日泡在了*场。这一天他来到一家饭馆,忽见一个衣着素淡的少女推门而入,苏庭无意间瞥了那少女一眼,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少女:白衣裙蓝丝带,掩不住婀娜体态、万种风情,秋水点睛,柔而不犯芳兰体,说不尽冰清玉润、风韵娇柔。
少女拣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了下来,掌柜的早已满脸堆笑,亲自送上茶水。又问少女吃些什么?少女只要了一块饼。待掌柜的回到柜台,苏庭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小声问道:“你认识她?”
掌柜的点点头,“这姑娘来这里有五六天了,说是寻亲不遇,怪可怜的。”
苏庭嘴里说着话,两眼仍呆呆地盯着少女看。恰巧少女也抬起头来向他这儿张望了一眼,一时间四目相对,苏庭慌忙移开目光,窘得面红耳赤。少女微微一笑,全不在意。
苏庭不好久留,告辞出来。亏他走得及时,前脚刚进家门,外面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苏庭和衣躺在床上,正要入睡,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苏庭不知是谁,起身刚刚拔出门门,一个“水人”夹带着一股寒气冲了进来。
苏庭被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水人”竟是他在饭馆见过的那位美丽的少女,顿时面露不悦之色。苏庭身上毛病虽不少,于“色”上却绝对称得上是位守正的君子。此时见一个姑娘家不请自来,雨夜闯入男人房间,不免生出诸多反感。轻蔑之下,说话语气就显得生硬了许多:“你是谁?来这里干什么?”
少女浑身打着颤,半晌才说:“我冷,我病了。请让我避避雨。”
苏庭这才注意到少女脸色苍白,嘴唇乌青,头发和衣服都被淋得透湿,那模样十分可怜,一腔恼怒顿时化作怜悯:“既如此,你你稍坐,我去给你烧些水来。”
等苏庭从里间烧水出来,少女已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摇曳的灯光下,更显得少女风致清雅,美丽无比。苏庭也不知道是否该叫醒她,只是呆呆守着她,度过了不眠的一夜。
雨停时,天色已经放亮。少女一觉醒来,全无昨夜的萎顿。看到苏庭,脸上亦未露丝毫惊奇之色,她感激地向苏庭表示了谢意。苏庭脸上一热,摆摆手,嗫嚅着问:“请问姑娘要到哪里去?是否需要在下相助?”
少女见问,不由眼圈微红,半晌才幽幽叹道:“我流落至此,还能有什么打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姑娘如何称呼?”
“我嘛,萍水相逢,叫我遇儿好了。”
“遇儿姑娘有何打算?”
“浮萍女子,漂泊在外,当然最怕受人欺辱。如蒙公子收留,遇儿感激不尽。公子身世我略有耳闻,公子为人我昨夜也有所领教,对公子我倒没有什么放心不下。若为避嫌,我与公子不妨对外假称夫妻,对内兄妹相待。至于今后生活,所幸我有一手做芝麻酥饼的祖传手艺,开一饼店,维持生计当不成问题,公子意下如何?”
少女说话间,但觉满室幽香扑鼻,非兰非桂。苏庭一阵目眩神迷,心不由己满口应允。谈到开店资金,遇儿胸有成竹,劝他找亲朋好友借些出来,苏庭立刻想到穆春彦。
穆春彦生性豪迈旷达,决非吝啬之人,然此事着实透着古怪,越想越觉不安,坚持要一探究竟。苏庭无奈,陪他来见遇儿。两人相偕来到小屋,推开门,不由愣住了。只见小屋不知何时已被遇儿收拾得纤尘不染,桌上还摆放着一盆与“捧月兰”十分相似的兰草,那份洁净,那份优雅,以及仙子般美丽的少女,都让穆春彦疑虑顿消。
遇儿似乎早料到穆春彦会来,从容地起身相迎。
在穆春彦的鼎力相助下,苏庭和遇儿的“如意饼店”顺利开张了。或许因为遇儿美若天仙,或许因为她经营有方,小店一开张,生意便十分兴隆。苏庭每日忙忙碌碌,暂时断了*念。一日,苏庭出外应酬未归。遇儿见天色已晚;正欲打烊,忽见一个满脸风霜的女子犹犹豫豫地走了过来,顿时心中一动,主动上前招呼道:“这位姑娘可是要买饼?”
女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欲言又止。遇儿明白过来,含笑将她让入屋中。“出门在外,能没有个难处?正好我要打烊,莫如姑娘与我一同用饭如何?”
女子被遇儿的好意所感动,脸上不觉露出些许笑容。遇儿发现,这女子虽一脸劳顿,却长得明眸皓齿,堪称绝色。
吃过饭后,遇儿一边安顿女子住下,一边细细询问:“姑娘是否方便告之芳名?我看你好似行无目的,究竟要去哪里?需不需要人相送?”
“我叫沈云。”女子注视着遇儿,神情茫然而凄楚,似有许多难言之隐。半晌,如同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又说道:“我也不知自己能到哪里去。”
遇儿并不追问,只是温柔地劝她留下来再做计较。苏庭回来后听说此事,有些担心沈云来历不明,遇儿却笑道:“我不也来历不明?可是我何曾害过你?”
事已至此,苏庭不便反对。
遇儿一笑,返身请出沈云与苏庭相见。就在这一刹那,苏庭的心里似乎起了别样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沈云的脸上开始有了一些笑容。端午节前,遇儿对苏庭说她要一个人去城外的“紫虚观”许愿。临行,她特意托付沈云照料苏庭,并且如此这般交代一番,沈云哪里肯依,可经不住遇儿连求带劝,含羞默许。
是夜,沈云特意备了一桌酒席与苏庭共饮。苏庭虽不忍心令沈云扫兴,难免有些拘谨。沈云陪苏庭饮了一杯,脸上泛起红晕,益发显得妩媚可爱。苏庭毕竟是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为了恪守对遇儿的许诺,他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情感折磨。
此时此刻,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离他如此近,又与他如此亲密,他浑身的血液都似要沸腾起来。醉意朦胧中,他情不自禁地拥住了那个柔软温暖的娇躯……
清晨,苏庭一觉醒来,一眼望见正倚在桌边陷入沉思的沈云,昨夜的一切回到脑中,急忙翻身坐起。沈云回头看见他,不无酸涩地笑笑:“你醒了?”
苏庭望着沈云,也不知是惊是愧,愣着呆坐无语。沈云回过头,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滴落在桌上。忽然,一双有力的手臂将她楼人怀中,苏庭内疚地、真诚地说道:“云妹,昨夜……我对你是真心的!你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
沈云将脸偎在苏庭的肩头,嘤嘤啜泣:“是遇儿要我这样做的。她说,她与你永远只能做兄妹。”
遇儿从来没敢奢望苏庭不经挫折就能痛改前非。她的担心不久变成了现实,苏庭重又沉迷于*场,对她和沈云的百般劝告充耳不闻。沈云痛怒之余,真想远远离开苏庭,不料恰在这时,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
近些日子,每当苏庭*了回来,总看见一个形容丑陋的独眼乞丐像幽灵一样在饼店门口徘徊。他有些放心不下,不敢再去*,终日在家陪着遇儿和沈云。遇儿对他态度如常,沈云却连话也懒着同他说。
中秋节刚过,气温骤降,一天傍晚,苏庭买面回来,见沈云站在离那独眼乞丐十几步远的地方,正用一种古怪异常的神情注视着他。那独眼乞丐合眼屈蜷在角落里,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
半响,沈云悄悄走过去,放下一件新做的寒衣、包酥饼和一包药,转身正欲离开,那乞丐忽然伸手拉住了她,独眼中淌出一行泪来:“云儿,云儿。”他喃喃唤道,似乎百感交集。
沈云拨开了他的手,冷冷地说道:“云儿已经死了。”
“不,不!云儿你听我说,我不是来搅扰你的。我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死之前,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找到你,让你听到我的忏悔。云儿,我求求你,给我一次机会,如果不能向你忏悔,我死难瞑目。”
沈云正在犹豫,遇儿走到她的身边,低声说道:“姐姐,我们请他回家吧。”
直到乞丐临终,苏庭才了解到,沈云曾经有过怎样一段刻骨铭心的悲修经历。
沈云十八岁时由父母做主嫁给表哥杨石。杨家祖祖辈辈以行医为业,传到杨石时已是当地一位年轻的名医。成婚之夜,沈云和杨石确也度过了一段夫唱妇随、恩恩爱爱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沈云生下一子后,发现丈夫开始经常出入*场。从小*到豪*,杨石很快输尽了万贯家财。公婆一气之下双双故去,杨石却依旧不知悔改,我行我素。
一天夜里,孩子忽然发起高烧,沈云急着拿钱抓药,却发现她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积蓄,不知何时都被杨石偷得一干二净。幸亏邻人不错,听到沈云和孩子的哭声,问明情况,忙去请来郎中。可惜,郎中赶来时,孩子的病已被耽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就这样在他母亲怀里停止了呼吸。孩子由好心的邻人帮着安葬了,沈云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如同痴了一般,只是捧着从孩子头上剪下的一绺柔发垂泪不已。面对如此惨景,闻讯赶回的杨石始有悔意。
“头七”过后,沈云离开了杨石。不久,杨石在一次*博中被人打瞎了一只眼睛,接着又发现自己身染恶疾,自此方痛悟前愆,唯盼死前能见沈云一面,以赎己罪。几经打探,听说县城开着一家“如意”饼店,其中有位女子酷似沈云,这才一路乞讨,来到此地。
杨石在“如意”饼店死去,死时还算安详。沈云虽深恨杨石,毕竟夫妻一场,决定将杨石尸体送回老家安葬。遇儿和苏庭相陪。在杨石坟前,痛哭失声的是苏庭,是愧,是悔,只有他自己知道,但遇儿坚信,从此后,苏庭不再是过去的苏庭。
在几位朋友的操持下,苏庭与沈云举行了一个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婚礼上,穆春彦将一位官宦子弟乔方成介绍给苏庭。也不知怎么回事,自见到乔方成那一刻起,遇儿就感觉心惊肉跳,总好像会有什么祸事发生。
乔方成与苏庭过从甚密,朋友相待。偶尔两人出入*场,苏庭概不为之所动,乔方成对此深为赞许。一日,乔方成邀请苏庭到府上做客,临行,遇儿神情凄惨,一再叮咛苏庭不可在乔府过夜。
觥筹交错间,苏庭难却主人盛情,喝得大醉,乔方成命人将他扶入罗帐。次日清晨,苏庭酒醒,忽见身边睡着一位美女,不由大惊失色。正在无计可施时,乔方成带着手下一群家丁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事已至此,苏庭申辩无由,无奈,只好忍气吞声恳求乔方成看在朋友份上高抬贵手。乔方成冷冷一笑,将一纸早准备好的文书摆在苏庭面前,声明只要苏庭在上面签了字,他自会对发生的一切守口如瓶。文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原来是要苏庭“自愿”将遇儿“输”给乔方成。苏庭自此方才看清乔方成的真实面目,深悔交友不当,几下撕掉文书,转身欲走。乔方成见苏庭不肯上钩,恼羞成怒,使了个眼色,手下人一拥而上,将苏庭恶打一顿,抛出门外。
遇儿和沈云将苏庭接回家中时,苏庭已经气若游丝。沈云守着苏庭哭得死去活来。遇儿不假思索地将桌上兰草连根拔出,烧成灰为苏庭服下。果然是起死回生的妙药灵丹,苏庭的脸色渐渐转为红润,沈云正要告诉遇儿,却见遇儿昏倒在门边,脸色惨白如雪。
沈云大吃一惊,慌忙上前抱起遇儿。在她惊恐凄切的呼唤声中,遇儿缓缓睁开双眼,深情地说道:“姐姐,苏庭他没事了,你不用担心。现在,我不能再瞒你:我本山间兰花仙子。那日,因我贪看山间景致,被一柴夫摘走灵根。正当灵根开始枯萎时,幸为苏庭路过买下救活。苏庭让他父亲赶出家门后,我为报救命之恩,决心帮他戒掉*瘾,重返家门,因此才化身民间女子,与他开了这家饼店。我早知苏庭与你有夫妻之缘,按说成全你们的亲事之后,我就该早些回归本位,可是我总想亲眼看到宝宝出世,以致累犯仙家戒律……无论如何,能为你们做最后一件事,我死而无憾……保重,姐姐……”
苏家终于认回了儿子、儿媳。不久,沈云平安生下一双儿女,小夫妻俩为儿子起名“奇缘”,为女儿起名“如遇”。他们在自己的院中种满了兰草,每当兰花盛开时,花间仿佛就会闪现出遇儿那轻盈美丽的身影和那张久违的、如花的笑脸……
每当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风儿就会送来呢喃低语,向人们讲述着一段戒*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