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览
NO.1
挚爱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时间:
即日起--.11.22
地点:
今日美术馆2号馆
费用:成人票20元
鲍勃·迪伦(-)是一个启发世界六十载的文化符号。年至今,他已发布三十八张录音室专辑,累计为全球数百万人献唱。迪伦的音乐毫不拘泥,形式多变。《答案在风中飘扬》(年)、《像一块滚石》(年)和《愁肠难解》(年)等代表曲目改变了文化史的轨迹,证明了流行音乐也可以成为伟大的艺术。
迪伦永久地改变了音乐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于年因其“在伟大的美国传统歌曲中注入新的诗意表达”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迪伦的创作灵感来自社会和*治的不公、诗歌、文学、艺术、形而上学、变幻无尽的爱和怅惘,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迪伦的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曲目可以直抵每个人的心灵,无论这些曲目是创作于上周还是五十年前。
NO.2
古意的生成——明清书画研究展
时间:
即日起-年12月31日
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线上虚拟展厅
费用:免费
“崇古”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古意”也是古人对艺术的至高评价。对“古意”的追求在明清时期尤其兴盛,也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艺术探索方向。正是在对于“古”的追寻和实践之中,出现了明清绘画的繁荣与众多流派和高峰;也正是在明清时期,艺术家对于“古”的追求、整理、积淀和扬弃中,形成了当下我们所认识的中国书画传统的基本面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本次展览,通过以明清时期书画创作的“崇古”道路为线索,探求在明清书画家心中“古意”的内涵,追寻画作中间“古意”的不同生成过程。
本次共展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明清书画精品九十一件套,从明初院体绘画到清末海派,展品的创作时代跨越五百余年,贯穿整个明清时期。展览作品分为“宗古循理”“法古尚意”“托古创新”三个板块,展示明清画坛,在不同时期,艺术家崇“古”、习“古”的不同潮流和内涵演变,以及艺术家们丰富的创作面貌。
NO.3
吉祥圣域
藏传佛教绘画与造像艺术展
时间:
即日起~年4月12日
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号展厅
费用:20元(大门票)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十七至二十世纪的唐卡精品,包括反映本尊题材的大威德金刚,充满图像志含义的吉祥天母,黑唐技法的财宝天王,以及沈从文先生所捐的降龙文殊等。首都博物馆为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收藏有近两万件古代金铜造像,此批精美的造像既体现出北京地区佛教发展的特色,又展示了我国汉藏两系佛教艺术演变的全貌,深受广大佛教艺术研究者及爱好者的推崇。此次展览有幸将首都博物馆收藏造像与我馆收藏唐卡并置展出,以期观众借助本展了解唐卡绘制的流程、仪轨,体味唐卡与造像艺术之美。
NO.4
马克·夏加尔
中国首展
时间:
年10月9日~年1月18日
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
费用:80-元
马克·夏加尔被毕加索誉为继马蒂斯之后最懂色彩的艺术家,是二十世纪以来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其作品陈列于巴黎歌剧院、纽约联合国总部,马克·夏加尔是现代绘画史上史诗级的艺术家。
本次展览将展出的夏加尔作品,涵盖了油画、水彩画、坦培拉、蚀刻版画等艺术形式,其中油画绘画代表作包含了《紫罗兰公鸡》、《恋人与花束》、《俄罗斯的村庄》等经典作品,横跨了夏加尔的整个艺术生涯;同时还将展出艺术家3个系列的版画代表作品,包括了《拉封丹寓言》、《圣经系列》和《巴黎系列》,其中最著名的是夏加尔为法国古典文学《拉封丹寓言》创作的全套蚀刻版画作品,赋予了这部十七世纪法国经典寓言名著新的生命,每一幅作品都是创新与隐喻的绝佳结合,构建出一个个梦境般的神话世界。
NO.5
金瓯无缺
纪念台湾光复七十五周年主题展
时间:
年10月25日~
地点:
北京国家博物馆
费用:免费(预约参观)
本次展览分为宝岛台湾、九州同悲、抗倭守土、长歌当剑、挥戈复疆、两岸圆梦六个部分,共计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余件套,清代以来重要文献档案复制件50余件套。这些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系统再现了台湾同胞英勇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全体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历程,反映了台湾同胞坚守民族气节、誓不臣倭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和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有力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揭示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本次展览将打造网上展馆,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体展览闭幕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线,让更多的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同胞能够观看展览,认识历史,思考未来。
NO.6
相由心生
山东博兴佛造像展
时间:
年10月28日——年2月28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3展厅
费用:免费
博兴是山东佛造像艺术的代表地域之一,艺术风格受到山东青州、河北定州等地影响,熔炼出鲜明的区域特征,表现出巨大的艺术包容性。博兴佛造像材质多样,造型灵活多变,题材独特,而金铜造像多有纪年铭文,上起北魏太和二年(年),下至隋仁寿三年(年),绵延年之久,发展序列比较完整,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博兴佛造像多为普通民众所施造,反映出早期佛教在民间传播发展的面貌和佛寺文化的兴盛。
本次展览展出精品文物件(套),分为博善兴佛、金像流辉、金像铭愿三个单元,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博兴佛造像兴起发展的历史脉络、雕铸工艺及其所蕴含的信仰追求。展品中既有北魏太和二年落陵委造观世音像和王上造多宝佛像等山东地区纪年最早的金铜佛像,也有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的东魏太昌元年冯贰郎造观世音像、北齐天宝五年薛明陵造菩萨像等精品佛造像,更有反映当时佛道兼容现象的隋开皇十一年孔钺造老子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龙华寺出土疃子造像、卢舍那佛立像、白陶佛像等是首次出馆参展,尤其值得期待和